抗战队伍中的好战士 为职工服务的好领导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5-06-29 10:5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大连解放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谱写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光辉一页。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中共大连市委老干部局与大连日报联合推出《抗战老干部风采录》专栏,将集中展示大连市抗战老干部代表人物在抗战中的革命经历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进事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文明战胜野蛮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最神圣的缅怀就是重温腥风血雨和硝烟弥漫的历史;最崇高的纪念就是铭记每一位英烈曾经作出的贡献和牺牲?!翱拐嚼细刹糠绮陕肌敝胁煞帽ǖ赖拿恳晃焕贤荆际且徊炕钭诺慕炭剖?、一座生动的历史博物馆。重温他们的过去,比照我们的现在,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身红衣配一条粗布长裤,年过90岁的抗战离休干部宫克敏,对人总是笑呵呵的,她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讲起话来十分幽默。她的品质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拥有攻克难关的敏锐智慧和勇气。战场上与敌人殊死周旋,社会主义建设中勤勤恳恳,退而不休,坚守着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执着。
14岁参加八路军 巾帼不让须眉
宫克敏出生于胶东地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出生仅3个月,父亲便抛弃了母亲和姐妹四人,生活愈加艰难。七八岁时,宫克敏就开始像男孩子一样干农活,做苦力,童年的经历练就了她刚强、吃苦耐劳的品质。
1940年,八路军来到胶东地区建立起根据地,14岁的宫克敏毅然参加了革命。
1942年,战火蔓延至胶东地区,根据地的战士们奉命挖鬼子的据点。为配合前线战斗,根据地组织十几个当地青年成立青年战地服务团,抢救前线伤员。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宫克敏在枪林弹雨中积极抢救伤员,有几枚炸弹就在她身旁爆炸。服务团团长被炮弹击中,当场牺牲。年轻的宫克敏亲眼看到团长倒在自己面前,那一瞬间,害怕、难过等种种情绪涌上心头。她眼含泪水,鼓起勇气,鼓励同伴们,一次又一次冲入危险地带,与死神赛跑,抢救了一批又一批的伤员……
之后,宫克敏加入了武工队,在第一战区发动群众搞起了地雷战和游击战,深入敌区了解敌人动向,潜入汉奸家中对其家属说服教育,即使身受重伤也坚持完成任务,为此她的身上落下了数不清的伤痛。
如今,回忆起70多年前惊心动魄的战斗,宫克敏显得很平静,却难掩失去战友的悲伤。她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每当想起牺牲的团长,我都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font>
离休后办公司 为职工谋福利
不管是抗战时期的出生入死,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兢兢业业,宫克敏老人总是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
1979年,宫克敏被调到大连工作,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主管全市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局选址、建楼立下了汗马功劳。
离休后,“闲不住”的她继续发挥余热,不仅担任老干部大学副校长,还自己开办起了公司,赚了不少钱。这些钱,她没有留给自己,而是萌生了盖房子解决老干部局职工住房难题的念头。在当时住房困难的条件下,这一举动掀起了轩然大波,她顶着压力把房子盖了起来,分给了老干部局的职工,自己没留下一套。
现今,90岁高龄的宫克敏经历了四次大手术,但依然精神矍铄。她常说,自己的一生是平凡的,只是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并做了一个中华儿女应该做的事,此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