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村史看成就】第七期——丰荣街道杏花村:党建引领振兴路,共同富裕惠民生!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21-12-14 12:41

普兰店区丰荣街道
杏花村风水良好
是一块风水宝地
一代代杏花村人
在此繁衍生息
百余年来不断发展变迁
直至发展成如今的规模
杏花村档案
杏花村位于普兰店区东部,距离丰荣街道办事处4公里,与朝阳村、大荒村、谷泡社区、马家沟村、长山村接壤,村庄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7936亩,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5人;有12个村民组共有村民669户,人口2069人。

杏花村荣誉
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2019年被确定为大连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杏花村一度很落后
老人回忆说,杏花村原来叫凤凰屯(原因不详),当时只有百户左右,隶属旅大市管辖。
建国前及建国初期杏花村与邻村长山寺村是一个村,1958年成立新金县泡子人民公社,杏花村与长山寺村分开更名为杏花大队,当时全村共有200余户,600人左右。
1982年成立新金县泡子乡人民政府杏花大队更名为杏花村。1991年撤县改市,杏花村更名为普兰店市泡子乡杏花村民委员会。2001年泡子乡与丰荣街道合并,正式更名为普兰店区丰荣街道杏花村委会。全村共有各类姓氏约20个,主要以王、姜、葛三个姓氏居多,民族成分大部分为汉族。
杏花村在建村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都是一个贫困村,每年村干部开工资都是老大难,几乎是年年有外债,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但也是只能勉强度日,村内根本没有经济条件开展公益事业建设。

党建引领振兴路,共同富裕惠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后,可以说杏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01年至今村级集体收入逐年递增,集体年收入经济收入基本保持在肆拾万元左右,尤其是 2018年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4800元;2019年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5200元。
2017年以来,杏花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党建领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文明立村为标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目的,巩固并深化文明村组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杏花村也对一些好做法进行了梳理:
(一)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组织建设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村两委统一领导、村民组各负其责、村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村委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文明创建工作,坚持季度统筹安排、月度调度落实,全年召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专题会议12次,经常性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先进典型弘扬表彰,保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党员干部带头,党建引领。在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定期入户调研,掌握村民所思所盼,确保在创建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宣传教育先行,营造氛围。每年年初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典型,部署工作;利用橱窗、标语和道旗,广泛宣传道德规范、文明礼仪及先进典型,增强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利用村民学校开展文明宣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二)坚持智慧治理,着眼共治共享
物质富裕是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杏花村一是引导和组织群众大力施行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新建养殖区粪池处理厂一座,新建粪池20余座,发展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00多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500多亩,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规范村级资产与合同管理,通过盘活“四荒”等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三是完成清产核资本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集体资产盘盈和全村656户村民土地确权工作,按期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增长任务。

(三)坚持服务惠民,推进共同富裕
杏花村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和文体活动广场等公益设施建设,持续创建文明家庭,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
2018年投资近6万元加强环境整治、秸秆禁烧及村容村貌治理;投资近万元重新规划、修建3处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完成579户村民自来水安装工作,超额完成义务献血任务。
2019年投资约130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村级柏油路建设12亩土地动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卫生厕所30座;完成村规民约及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建设,落实河长制,配齐13人的保洁员和垃圾清运队伍;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硬化街道7000平方米,边沟铺设水泥管1600延长米,垒砌仿古墙2200延长米,清理整治杏花河道3000延长米,治理整顿臭水沟850延长米;为1224名村民医保缴费,超额完成义务献血任务。
2020年在组织村民代表远赴外地学习垃圾分类和“三堆”清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洁员和垃圾清运队伍,对辖区垃圾进行日产日清。治理杏花河道,栽植各类花木3000余棵,清理各屯街道两侧边沟约2900延长米,清理“三堆”435处,铺设水泥管900延长米,垒砌石墙水沟420延长米,垒砌仿古墙1100延长米,进行水泥路硬化约9000平方米、硬化文体活动广场场地600平方米,栽种绿植6000余棵。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村里结合实际做好项目规划,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和党群代表座谈会,征求项目实施意见建议,为建设工作奠定群众基础。通过全面整治村屯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屯绿化、街道亮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5%。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村有村规民约,家有门前三包,人有文明守则。以创建星级文明家庭为载体,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自2018年以来,全村未出现过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村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个体访、群体访等不良现象。
进入2020年,新冠病毒突袭而至。3条乡道进出杏花村,还是去往垃圾处理场和殡仪馆的必经之路,人员和车辆繁多,流动性大,防控形势严峻。危急关头,村两委成员坚持群众至上,有序应对。
一是强化领导,压实联防联控责任。落实“五包一”工作制度,逐项落实工作责任。疫情期间,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捐款74230元。
二是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利用微信群、标语和发放致群众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三是开展地毯式排查并建档立案。对武汉及外地返乡人员发放健康告知书并实行居家隔离观察和体温监测。
四是严格卡点值守,对入境车辆和人员严格登记管理。
五是对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定时消杀,在各屯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彻底阻断病源滋生地和传播途径。开展全民核酸检测,排查返乡人员87人,全民核酸检测率达到95%以上,全民参加新冠疫苗注射95%以上。
展望未来,信心满满
成绩是动力,更是压力;荣誉是鼓励,也是考验。
取得全国文明村称号,是对杏花村过去工作的肯定,与文明村标准和其它文明单位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
在新的起点上,杏花村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成绩,扩大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来源:大连市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