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俭见大爱 节俭养德将爱传递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14-06-17 10:39

近日,大连晚报、大连文明网报道了大连金州高中高三毕业生王美航号召该校的高三生捐出自己校服和工具书,将旧物循环利用送给需要的人,以倡节俭的方式献出自己的爱心。在她的号召下,总计募捐到200多套校服、100多套工具书及8000多元现金,委托大连晚报送给有需要的学校。6月16日,王美航在爸爸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将校服、工具书以及捐款送到庄河鞍子山乡第十五中学。

王美航细心检查同学们热心捐助的校服。
父女齐上阵 节俭献爱心
从王美航开始募捐校服开始,王美航的父母就本着“多做好事”的家风理念,对女儿的行为一直是鼎力相助。当得知此次运输的校服和书籍较多,如果雇车费用很高,为了省下捐款,留给更多需要的孩子,王美航的爸爸第一时间告诉女儿,自己可以开车运送东西。
6月16日早上,王美航的爸妈和女儿一起将校服从楼上一袋一袋的搬下来。王美航的同学王新鼎也赶来帮忙。天气很热,搬完东西,几个人衣服几乎湿透了。八点多钟,王美航的爸爸开着货车,拉着捐赠的物资前往庄河。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到达了庄河鞍子山乡第十五中学。该校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会将校服和工具书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然后将这些校服和工具书分送给需要的学生们。

王美航叮嘱部分获资助学生要好好学习。
20位乡村中学生得到帮助 感动之余要将爱传递
王美航事先将捐赠款装在20个信封内,每个信封里面有440元钱,信封上都写上了受捐助孩子的姓名。在一间布置简单的教室内,王美航将信封交到学生们的手里,并告诉他们,这是金州高中学生们的集体捐赠的,由于学校选出了20个孩子,所以她平均分成了20份,每个孩子440元钱。她还叮嘱他们,可以继续找她,能帮助的她一定帮助。在这位善良的大姐姐面前,不善言辞的乡村孩子们显得很腼腆,他们围着王美航小声地说着“谢谢”。
庄河鞍子山乡第十五中学地处庄河东部,随着当地越来越多的人员进城打工,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少。学校老师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们学校鼎盛的时期,有1000多名学生,而现在,只有400多名学生。老师说,尽管他们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越来越好,但是,留下来的孩子们经济条件相对都不是很好,但孩子们的中考成绩却在庄河市连续几年名列前茅。
接受捐助的孩子中有一名叫姜传兴,家住鞍子山乡山海丰村坡后屯,在班级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母亲生她时大出血去世,父亲一人拉扯两个孩子生活,四处打工赚钱,姐姐还在上大学。因父亲外出打工,他常年寄居在姑妈家。拿到440元钱,孩子告诉记者:“终于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书了”。姜传兴很喜欢读书,但由于没钱,也深知父亲的不易,从不开口向父亲提过分的要求,有了这钱,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买书了。
孩子子们表示,虽然这些校服和文具都是哥哥姐姐们用过的,但是却比新的校服和文具更有意义,他们从这些被自己再次利用起来的文具和校服中感受到了勤俭的精神和浓浓的爱,日后他们也要像哥哥姐姐们学习,即便自己没有很大的力量,却可以通过这种节俭的方式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勿以善小而不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做好事”要等自己有钱了、有时间了、有能力了再去行动,但发生在大连市的这感人一幕,却告诉我们,做好事、献爱心不一定是“大事”,往往很小的一个举动就可以帮助到需要的人,哪怕只是在公交车上为需要的人让个座位、为路上拎菜的老人搭把手,亦或者用这种用心而节俭的方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些都不需要花费什么却能将爱传递。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开动我们的脑筋,用更多的这样节俭的方式去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小爱汇聚成大爱,让我们文明的城市充满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