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旅游产业 打造生态休闲城区
来源:甘井子区文明办 发布于:2016-01-05 08:50
旅游业态不断丰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大力开发培育特色产品,增加旅游供给,促进产业体系和链条日趋完整,我区初步形成温泉、运动、生态、海滨观光等五大主题旅游产品。一是温泉禀赋独特。成园温泉山庄完成二期嬉水乐园和三期侏罗纪公园建设并开门纳客,山庄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式温泉嬉水乐园和秉承原生态景观的自然山水户外温泉胜地,荣膺了十一项世界之最纪录。二是运动休闲产品丰富。欢乐雪世界、林海滑雪场是大连冬季3S运动基地,与成园温泉山庄共同成为大连市冬季温泉滑雪节的重要分会场;麟道山地车主题公园是全国首家大型带索道提升服务的专业自行车主题公园;夏丽高尔夫俱乐部、西郊乡村体育俱乐部、红旗谷国际运动俱乐部球场设计和服务设施一流,吸引众多游客和海内外专业人士到此运动休闲;凯洋国际马术俱乐部和青山马术俱乐部建成集英式马术、西部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术比赛以及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标准型、国际化、综合性马术训练表演基地;西郊国家森林公园和金龙寺公园是大连市众多户外运动团队、民间骑行组织开展野外拓展训练的首选地;大连体育新城体育中心项目全面投入使用;建设中的前关体育公园,是集“健身、休闲、娱乐、文化、生态”为一体的新型城市体育运动公园,极大地满足了市民“一站式”运动休闲的需要。三是境内遍布绿水青山。“十二五”期间,我区每年投资20亿元开展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建设了一批景观河道、生态公园,打造了国家4A级风景区——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等一批精品。四是海滨观光魅力无限。夏家河子海滨公园是一座集蓝天、碧海、绿地、沙滩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这里的海滨浴场被誉为“天然的游泳池”。大黑石旅游度假村海滨呈现的荧光海奇特景观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观赏。五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沟域旅游。每年举办樱桃节、赏槐会、温泉滑雪节等涉农节庆活动。
基础配套稳步推进,旅游发展环境优化
全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一是协调沟通建设景区进出路网,进出景区以及景区内部交通更加畅通便捷。二是指导旅游交通和景区导引标识建设,主干路网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和景区内的导引标识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强旅游便民设施建设,在西郊国家森林公园和金龙寺森林公园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商业配套设施,实现我区重点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公共旅游服务全覆盖。四是加快旅游厕所建设,全区在主要景区内建设水冲、生态厕所12座。五是积极鼓励酒店、景区、乡村旅游场所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提升接待水平和服务能力。六是初步建成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和智慧旅游电子交易平台。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
至2015年10月,全区共有注册旅行社41家,旅游各类住宿设施509家,其中星级饭店9家,温泉酒店3家;开放接游的旅游景区(点)18处,其中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省市级特色旅游乡镇(街道)2个,旅游专业村5个,农(渔)家乐业户60多户,旅游休闲农庄3个。
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品牌形象迅速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区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城区形象,抓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坚持高密度、大范围地开展媒体营销、节庆营销、活动营销。大连日报以《甘井子“生态旅游休闲城区”口碑响当当》为题,对我区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城区、大力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培育完整的休闲产业链条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报道,央视七台、《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东北新闻网》以及《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项目建设、成园温泉山庄、远洋钻石湾配套设施升级工程以及我区节假日旅游市场等内容进行报道;充分利用大连市众多的旅游节庆活动,包装促销我区旅游产品,相继承办了赏槐节、樱桃节、沙滩文化节、民俗文化节和温泉滑雪节等各类旅游节庆分会场活动。这些宣传促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甘井子区生态旅游休闲城区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市场客源大幅增长,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不断创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