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记吴淑荣让关爱成为一种力量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4-12-23 08:34
她是儿媳,是女儿,是家人眼中最优秀的“贤内助”;她是社区书记,是知心大姐,是解决困难家庭于危难之中的“贴心人”;她是祖母,是好人,是社区里人人知晓的“大明星”……她就是大连市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和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吴淑荣。她几十年如一日,用善良的心、真挚的爱和勤劳的手,赡养了自己的父母、公婆和辖区的孤寡老人,帮助了一个个困难的家庭。她默默地付出,将关爱结成了一股坚定的力量。
一片孝心撑起两个家
吴淑荣今年65岁,长海县獐子岛人。自从20岁进了婆家的门,她就不喊苦累。丈夫长年出海,所有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但她从未与婆婆红过一次脸。
1989年,公公患上了脑血栓。为了尽孝心,她主动把公公接到大连,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老人瘫痪在床,她一照顾就是3年多,接屎接尿,从没说过一个不字,没说一句过头话。有一次公公因为身体不舒服,要喝大米粥,等她满头大汗做好了大米粥,公公又说要吃小白菜鸡蛋面,她又跑到市场去买面条和小白菜,等这两样都买好要做面条的时候,公公突然说不想吃面条了,要吃疙瘩汤,于是她二话不说,放下面条又去做疙瘩汤。2003年,吴淑荣母亲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作为大女儿,她又义无反顾地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背母亲出去晒太阳,为母亲洗脸、梳头,陪母亲唠嗑,哄母亲开心,每天给父母洗衣做饭。在她的带领下,家里的其他子女也时常回家陪伴老人,侍候老人,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直到2013年母亲安然去世。
爱心帮扶让邻里变亲人
“明明和亮亮现在还每年过年都来看我呢。”提起马思明、马思亮这一对双胞胎,吴淑荣满脸洋溢着的都是幸福。由于父母都是双目失明的残疾人,从他们两三岁开始,吴淑荣就主动承接起了照顾姐弟俩的义务,洗衣、做饭、给压岁钱,一直到孩子们工作,吴淑荣十几年来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着这个家庭。今年9月份,姐姐马思明结婚了,结婚当天,吴淑荣用自己并不富裕的退休工资给明明包了红包,又买了虾、菜和面,打车去给不能到婚礼现场的妈妈做了喜面。几天后,明明带着丈夫一起来给她的吴奶奶送喜糖。“孩子能记得我让我特别感动,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一声‘吴奶奶’我就什么都值了。”吴淑荣说。
“她不仅是孩子们的‘吴奶奶’,也是我们的‘吴大姐’。”巡防员谷成对记者说。2000年,30多岁的谷成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吴淑荣了解了情况后,第一时间就给他介绍了辖区保洁的工作。“当时比较年轻,觉得才30多岁就干保洁,有点不好意思。”于是,觉得脸面挂不住的谷成婉拒了吴淑荣的好意。这可急坏了吴淑荣,她三番五次地去谷成家开导他,又在第一线带他一起干,不论下雨下雪,吴淑荣总是冲在最前面,也干得最多,终于感动了谷成。谷成现在已经是一名巡防队员了,“如果不是因为吴大姐的帮助,我现在也不会过得这么好。”
用行动传递爱心接力棒
吴淑荣在社区书记的岗位上虽然已经退休,但她所做的一切却并没有因此停止,在照应着80多岁的老父亲和自己儿孙的同时,仍然照料着社区残疾人。每逢过年过节,吴淑荣依然坚持亲自给他们送年货,为他们包饺子。只不过现在吴淑荣的身边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就是她的孙女。“她现在就特别喜欢帮助人,所以有什么活动我都带着她。”吴淑荣说:“等我年龄大了,动不了了,我希望小孙女替我照顾更多有需要的人。”
现在,在吴淑荣的带动下,辖区居民和社区的后辈们都动了起来。“希望有更多的爱心能帮助更多的人。”吴淑荣说。

吴淑荣用40年的岁月与全部的热量,温暖着自己的家与周围的人,无怨无悔。在吴淑荣身上,我们看到了关爱的力量,看到了善的表达,看到了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美德。最重要的是,她用实际行动让更多人学会了付出与感恩。这样的吴淑荣,值得我们为她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