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岗位 炼钢炉前屡克难关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5-09-09 08:31
——记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钢公司炼钢厂初炼车间主任于文德
■好人素描
从一入职开始,于文德就愿意挑战他所遇到的所有难题,每每找到答案后,他都高兴得像个孩子。但他从不贡高我慢,因为“解决难题是我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学到很多,我在成长?!?/font>
解决难题 大幅降成本
对于转炉炼钢而言,石灰消耗是衡量转炉操作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东北特钢大连基地炼钢厂的100吨转炉自投产以来,一直到2013年上半年,石灰消耗居高不下,达到了吨钢113公斤,给转炉区域费用控制造成很大压力,解决方法却迟迟找不到。于文德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他连续跟班作业,观察记录吹炼枪位、供氧流量,以及吹炼后多久开始加石灰、加多少石灰等数据。在反复记录了上百炉的数据后,他总结出最佳数据。最终,结合冶炼特钢品种炉渣的特性,通过对吹炼工艺的优化,降低开吹供氧强度,有效控制吹炼前期铁液温度,提高前期低温时石灰的脱磷率,合理控制终渣碱度及成分,并实施多元化渣料搭配,使转炉石灰消耗大幅降低,2014年6月,转炉石灰消耗降低至吨钢55公斤。
攻克难关 提升钢质量
转炉终点碳含量控制是关系炼钢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钢中碳含量直接影响氧含量。炼钢厂开炉至2014年8月,转炉中、高碳钢的终点碳含量控制一直维持在0.10%以下,大连特钢公司轴承钢平均氧含量始终处在8ppm左右,国内先进水平轴承钢平均氧含量在5.0ppm以下。对于轴承钢而言,氧含量越高,其内在质量就越差,销售价格就越低。所以,生产中碳以上的钢品种时,提高转炉终点碳含量,对降低钢中氧含量、提高钢的内在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文德决心啃下“提高转炉终点碳含量”这块硬骨头。
为更好验证终点碳含量与氧含量平衡关系,他每天在现场反复进行定氧测试,分析试验结果;回到家里,他脑子里想的,嘴里念叨的全是一组组枯燥的数据。经两个月摸索与实践,他成功研究出一套新的转炉高拉碳氧枪吹炼工艺曲线,为炼钢厂铸坯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结经验 编写视频培训教材
大连基地新厂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员工驾驭设备的能力凸显弱势,传统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于文德便开始自己编写转炉视频教材。
自2014年4月开始,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编写培训教案,自行拍摄并搜集相关图片,自行编写解说词并录音合成。2015年2月,一部由他主编及主讲的《转炉岗位技能培训视频》教材完成了。如今,他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时,都使用这个视频。生动形象的视频教材让新员工易懂易学。
亏欠家人 忠孝难两全
2012年10月,于文德的父亲身患重病,他和妻子陪着父亲到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刚走到医院大门口,突然接到单位电话,说转炉设备漏水。他只简单跟妻子解释几句,就赶回厂里。只留下妻子一人照顾病重的父亲。
2012年12月父亲病情加重,老母亲年迈。由于转炉生产正处在爬坡阶段,他整日忙着工作,妻子为了不分散他的精力,承担起所有家务,并独自照顾两位老人。于文德的哥哥见到弟弟和弟媳日渐消瘦,决定将父亲接到农村家中照顾。将病重的父亲送走,那滋味真是无法表达。于文德永远不能忘记父亲临上车的一幕,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别难过,安心工作。父亲离开居住了20多年的家后,不久就永远地离开了他。

于文德喜欢在炼钢炉前工作,他说:“要是有一天看不到炼钢炉,看不到沸腾的钢水,心里就好像缺了点什么?!闭钦夥葜势拥那楦校盟诹陡指谖患崾刂两?。于文德成名后,很多公司“挖”他,薪水都很高。但他一一拒绝了。因为他感恩于企业的培养,能“扛”住诱惑的知恩图报,是一种更加可贵的坚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