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增强文化软实力 前瞻定位做大做强建设文化先行区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14-03-13 13:50
一、金州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金州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原有传统文化产业多以小规模业户形式存在的基础上,近两年来先后有1个500亿级、1个200亿级、5个10亿级、10多个亿级文化产业大项目落户新区,另有千万级的多个各个类别的文化产业项目在新区落地。2013年,全区新登记注册文化企业30家,完成招商引资额28亿,文化产业增加值47.5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0.2%。
2.文化产业项目层次显著提升。项目层次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量大,二是内涵丰富,三是拉动作用强。投资500亿元的世茂嘉年华定位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综合旅游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吸引游客2000万人次,营业额可达100亿元,年缴税金10亿元;金州湾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区总投资240亿元,将通过“建旧如旧”将千年金州古城风貌重现于世人面前,打造具有历史风情的文化旅游项目。两大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将拉动金州新区相关配套产业成几何倍数激增,推动全域城市化实现新的跨越。
3.文化产业品牌化、集群化趋势明显。金州新区现有大青集团、发现王国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去年在全市率先被授予省级辽宁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文化产业“一县一品牌”单位,大连世纪长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被授予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品牌示范性项目的引领下,新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十大功能园区中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和金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重点承接文化产业项目。自东向西依次形成了城山头自然保护区与古城文化集聚点、金石滩旅游文化集聚点、大学城文化孵化产业集聚点、开发区文创休闲产业集聚点、金州老城传统文化产业集聚点和金渤海岸现代文化服务业聚集点,由点到面形成了业态丰富的文化产业集群。
4.文化产业与周边产业融合度高。一是科技创意特色不断凸显。在因特尔、路美芯片等龙头生产型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基础上,中合北大荒文化产业综合体项目将塑造成一个工业经济时代文化科技创新的综合配套试验区;鲁美创意大厦以艺术设计为龙头,以动漫创意产业为核心,打造高校与市场紧密对接的产学研创意产业基地。二是旅游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提出“打造最美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的构想,用文化内涵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向应街道以千亩薰衣草花田为主打,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做强做大,2013年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等三项国家级大奖。三是图书印刷业再占先机。金马国际图书广场建成后将填补东北区域无大型原版图书市场的空白;“电子图书馆”将推动社会快速进入网络和信息化的时代。东盛印刷公司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海德堡五色胶印机CX102,东北仅此一台。
二、金州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措施
1.初步建立起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早在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金州新区就制定出台了《金州新区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涵盖了对重点文化企业财政、税收、规划用地、工商注册、投资融资鼓励、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六大方面的产业促进政策。去年又出台了《金州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日常工作文化类项目分别予以相应的补贴。以这两项政策性文件为统领,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上赢得了先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协调解决文化产业招商及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2013年为十几个文化产业项目解决了推进难题,兑现扶持资金2600万元。
2.营造浓郁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一是加强推介宣传。组织企业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和中国东北文博会,广阔的宣传推介平台为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去年4月,大连市全媒体对我区文化产业进行了专题采访,新华网刊登了《金州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喜人》的报道,有效地扩大了新区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建设公益性文化项目配套。正在规划改建炮台山城市文化公园、海滨文化公园、龙王庙文化公园、大黑山博物馆群落等。其中炮台山城市文化公园将吸引4-5个由民间投资的公益性艺术场馆坐落其中。另已建成聂潍枢景泰蓝唐卡博物馆、金州古城民俗馆等民间博物馆等。三是不断繁荣文化事业。过去两年,新区仅文化惠民资金一项投入达1300万元(不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经费),大手笔公益性文化投入展示了党工委、管委会建设“文化新区”的决心与魄力,累累硕果显示了新区不断增强的“文化软实力”。
3.前瞻定位理清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在产业布局上,新区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确定了“4+4”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空间布局上,将逐步形成“一区、多园、三大基地,一轴双极、核心三角”的格局。“十二五”期间,新区力争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5年年底,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三、金州新区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一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加强产业引导和政策支持,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巩固壮大现有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大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力度,推进大黑山、城山头等文化资源和历史古迹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牌。加快引进大连市鑫汇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入区,完善文化艺术品产业链,提高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建立文化消费促进机制,由政府搭建平台,将居民文化消费欲和文化市场嫁接起来,试行“文化消费优惠卡”制度,“惠民”同时兼顾“惠企”,刺激有效消费和有效销售,培养文化消费理念,引发文化消费意愿,激励文化消费行为,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三是由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逐步转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文化非盈利组织。
四是构建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对现有文化产业企业、商户加强引导和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成熟和完善的文化消费环境。同时加大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的引进力度,促成金马国际图书城、7.29艺术空间、中合北大荒文化产业综合体等对地区文化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尽快建成投入运营。
五是加快推进艺术场馆建设。采用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几个特色化、多样化、中小型的艺术馆群落。加快推进炮台山文化公园艺术馆群、大黑山博物馆群、沿海滨路艺术馆群的规划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