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规范 强素质 切实加强沙河口区志愿服务工作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14-03-19 07:01
沙河口区委文明办主任 宋晓红
志愿服务活动是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融合,既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尊老爱幼、 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又是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普通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强调了“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充分说明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沙河口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勇于开拓,积极探索创新,为社会、百姓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统一管理,整合力量
2013年12月,沙河口区文明办、区帮万家服务中心,以“爱心帮万家”为主体,整合全区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了沙河口区志愿服务工作总站,形成了总站—九个街道分站—89个社区服务站—504个志愿服务队—63898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建立了三种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一是常规模式。固定时间、固定志愿者服务固定对象的志愿服务模式(“快乐星期三”、“小海星”、“大连兜兜”)。二是主动出访。通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每天的走访,了解到的偶然发生的、需要给予帮助的人或事(“民情日记”、“晨话夜访”、“万名党员进万家”)。三是雪中送炭。通过帮万家的免费电话和微信平台,百姓的随时需求,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帮助和解决。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整合全区志愿服务力量,发挥文明委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合力,将民非组织整合到志愿服务网络中,将成熟的志愿服务队伍纳入网格式管理,与大连志愿服务网对接,做好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对接等,设立智能终端,自动记录志愿服务活动、累积服务时间。
二、加强志愿者培训,重点提高志愿者队伍的专业素质
近几年,我们邀请区委讲师团通过报告会的形式,为全区志愿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培训;邀请大连市文明办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培训全区各志愿服务工作站负责人,提高他们运用大连文明网系统管理志愿服务工作的能力;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过程中,我区对参与文明引导、环境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充分利用区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大连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的资源优势,对心理辅导类志愿者开展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对网络文明志愿者开展了针对性培训。这些培训使沙河口区志愿者队伍在各个领域更好的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完善志愿者培训机制,制订沙河口区《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根据计划,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多、态度积极的队伍和志愿者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专业素质。目前已初步确定邀请红十字会专家,为我区志愿者开展应急救护、应急避险等专业培训,普及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知识;由区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向志愿者培训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并将适时开展科普志愿者培训、国学志愿者培训、助老志愿者培训等专业性培训活动。
三、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扶持
近年来,沙河口区一直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全区各街道、各单位都拿出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志愿服务活动。2013年,区政府划拨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区“帮万家”服务中心,区文明办也获得了100余万元的财政资金扶持(这些资金并非专项用于志愿服务组织的扶持,而是涉及到社会服务平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方面)。特别是2013年8月,区政协“爱心帮万家” —“百万爱心基金”、“千企爱心传递”、“万家爱心对接”活动启动大会上,区政协委员、各界代表现场募捐善款120余万元,专项用于“爱心帮万家”志愿服务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大对沙河口区志愿服务工作总站的资金扶持,使总站在志愿服务精神宣传、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推广、志愿服务用品储备、志愿者保险等方面有充足的资金开展活动。我们计划推动区级财政设立志愿服务活动专项工作扶持资金,使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获得更有力的保障。我们也将继续在全区各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号召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与各位政协委员一道,发挥政协优势、凝聚各方力量、践行群众路线,助推沙河口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