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民乐享“地球一小时”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全城齐参与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16-03-18 12:46







“为蓝生活?心向蓝天”影像展中国首展
“为蓝生活?心向蓝天”影像展位于凯德和平广场2楼西侧室内广场,为期7天,免费向市民开放。影像展由大连青年义工与北京鸿芷公益联合推出,北京的公益小伙伴从去年12月开始向全国募集了1001张关于蓝天的照片,60多家社会组织和媒体慷慨传播、超过2000名参与者贡献照片、40多名志愿者倾心投入,而每一个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3月中旬,大连青年义工把这些照片和故事带到了大连,作为中国首展,在这个以蓝色的天空和海洋著称的城市,分享蓝天带给我们的喜悦与渴望,希望借此展览,让更多关心蓝天、关注气候变化的伙伴相识,一起探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上的点滴改变。
同时,大连青年义工也发起了大连蓝天图片的征集活动,除了在“青年义工”微信公众号上上传你的作品与故事,影像展现场还为活动参与者提供现场打印并展出作品。
5位大连主持人担任推广大使
大连广播电视台体育广播主持人万生、都市广播主持人糖糖、交通广播主持人阿麦、少儿频道主持人雅男、新闻综合频道主持人裴起伦受邀成为2016年“地球一小时”大连城市推广大使,在启动仪式现场,他们分别代言“衣食住行乐”,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环保体验,发出环保倡议。
衣食住行乐 让生活迎接蓝色
●衣:二手衣物流转 温暖循环
大连青年义工在凯德和平广场1号门建立了“二手衣物流转站”,每周六开放,市民可以将自己闲置但依然适合穿着的衣物清洗干净,送至流转站,需要衣物的市民可以到流转站进行挑选,延长衣物使用年限,减少浪费,降低衣物制造和垃圾处理方面的碳排放。
●食:选择本地食材 新鲜低碳
食材的运输每天都在产生碳排放,如果大家能尽量选择当地食材,就能减排降碳,同时蔬菜的新鲜程度和营养成分更佳。
●住:生活垃圾分类 资源不浪费
垃圾分类已经提倡多年,但实施起来颇有难度,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分类入手,比如,将可循环再利用的(比如塑料、纸品等)垃圾单独打包,不与厨余垃圾混合在一起,防止被污染,导致不能再利用。在活动期间,亲子义工团的小朋友们与家长一起将在活动现场进行垃圾分类的小游戏。
●行:拼车公交步行 为蓝天减排
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需要我们每个人做出改变,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的选择拼车、公交、步行,让爱车放个假,也让疲惫的你放个假,体验慢生活,无论对环境,还是身心,都是不错的尝试。
●乐:爱自然 走出户外放弃宅
享受了二次元的快乐,也别忘了三维世界的美好,春天已经来了,放过颈椎和手指,体会自然的奇妙,这是三维生命体的快乐与美好。
大连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小螺号》节目在活动现场组织孩子们用回收纸与泥土制作成花盆进行彩绘,用咖啡渣种植绿色植物,感受亲手栽种的乐趣。
大连青年义工还邀请了极具绘画天赋的自闭少年李佳洋和孩子们一起彩绘花盆,目前李佳洋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就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其作品被国内外一些人士收藏。
3月19日晚上演全球第10熄灯秀
3月19日20:30整个世界将见证“地球一小时”第10次横扫全球,超过162个国家和地区、7000座城市的数亿名支持者将一同熄灭不必要的灯火。“地球一小时”大连组委会像往年一样号召大连的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与全球一同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届时大连所有装饰类、城市景观灯,包括友好广场水晶球、星海华表广场、绿山电视塔等大连市标志性建筑都将一同熄灭,表达我们这座城市的环保决心。大连的熄灯仪式将从晚8点开始,“地球一小时”大连组委会将在凯德和平广场1号门举行“地球夜跑”,组委会邀请全体市民参加,感受我们的黑夜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