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大连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简要事迹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21-02-01 12:18
(每类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王宇冬:身披蓝色战袍的救援与战疫勇士
王宇冬,男,1981年10月,中共党员,大连中山蓝天救援队队长。在王宇冬的带领下,大连中山蓝天救援队年均参与各类救助任务200余次,年均受益群众近200人。救援的同时,为学校、企业、街道社区等进行多次安防知识公益宣讲,受到广大群众和各级政府的好评。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从2020年正月初四开始冲锋在前,无偿为社会场所喷洒消毒,带领团队为社会奉献爱心,为城市贡献力量!全队累计执行消杀任务近百次,特别是在2020年七月,王宇冬带队奔赴大连湾重点区域连续进行了为期24天的消杀任务。曾获大连好人、大连市最美退役军人、大连市最佳公益消防人等荣誉称号。

王金海:大连好人“王团长” 普法为民排头兵
王金海,男,1965年10月生,中共党员,西岗区黄河社区法律顾问、区律师普法讲师团团长,大连市农民工维权律师团团长、市军人军属维权律师团团长、市法学会民法典宣讲团团长。常年坚持“送法进军营、送法进学校、送法进社区”公益普法志愿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困难职工、老年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援助,平均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深入学校、部队和社区公益普法50余场,受众3万余人,赢得高度赞誉。曾获大连好人、辽宁省岗位学雷锋学郭明义标兵、辽宁省最美公益律师、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全国普法为民好榜样荣誉称号。

王军:始终冲锋在前的雷锋班班长
王军,男,1972年6月生,瓦房店市爱心雷锋班班长。2018年4月,由“当代雷锋”郭明义授旗于瓦房店团市委,正式成立了爱心雷锋班。雷锋班成立后,王军带领雷锋班的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特别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军带领雷锋班志愿者们积极配合防控工作人员做好分组维护秩序、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疫情期间奔波在各街道社区楼道,进行喷洒消毒和防疫常识宣传。夏日酷暑期间,带领志愿者们共同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和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曾获大连好人荣誉称号。

邓长敏:退休不褪色的社区志愿者
邓长敏,男,汉族,195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庄河市国家税务局退休干部。他退休不褪色,自2014年加入社区党支部后,先后成立黄金社区邓长敏党员服务站、邓长敏义工站及黄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身兼三职的他用不计得失、无私忘我、任劳任怨的精神,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社区建设奉献自己。他是社区文明的宣传者,是社区义务的保洁员,他是社区家园的美化者,是社区平安的护航,是社区弱势群众的保护者。他的奉献口号是服务居民要全身心投入,全天候参与,全方位服务。曾获大连好人、慈善义工杰出贡献金星奖(终身)等荣誉称号。

那君:用生命守护生命
那君,男,1966年12月生,生前为大连市金普新区慈善总会微爱义工总站志愿者。2020年1月、7月、12月,那君连续三轮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奋战消杀一线。2021年1月10日上午9点30分,在金普新区光中街道南山社区金山名苑小区疫情防控环境消杀现场,那君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那君的感人事迹,纪念、送别那君,获大连市慈善义工终身成就金星奖等称号。

安家宏:坚守初心 志愿奉献20年
安家宏,男,1944年2月生,中共党员,高新区凌水街道新新社区居民,庙岭小学退休教师。他热心公益,为群众解难助困;他退而不休,依然发挥余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他乐于奉献,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言传身教,帮助社区文体事业发展;他党心赤诚,为灾区送去温暖;他初心不改,为居民排忧解难。坚守二十载,平凡的老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捧着一颗炙热的心,无私奉献,传递温暖。曾获大连市优秀共产党员、大连好人等荣誉称号。

李景斌:热心公益 在疫情中践行社会责任
李景斌,男,195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连超通货运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7年成立超通货运市场以来,李景斌为20余名两教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每年慰问社区贫困户2万余元,一坚持就是14年,累计达30余万元。个人出资110万元修建金龙路上华龙街至中华东路路段845米,改善市场建设初期周边环境。2020年疫情期间为员工及市场内业户购买防疫物资及慰问品花费约5.5万元,对市场内经营的业户给予减免1个月租金的补助,约合人民币55万元。

张健:海外战“疫”心系祖国的大连小伙
张健,男,1988年6月生,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铆工。在“一带一路”印尼项目施工阶段,正逢国内疫情爆发,张健跑遍芝勒贡市3家医院20多家药店及各大小商场自费购买1.8万只医用口罩,分成52个包裹邮寄回国内,并将2000只口罩无偿捐助给芝勒贡市中心医院及周边居民。张健的爱心事迹被印尼当地媒体通过网络广为传播,澎湃新闻、大连日报也在其《海外华人抗疫》栏目中,对张健的爱心事迹进行了报道。先后荣获大连好人、辽宁省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

张新:志愿服务的青年带头人
张新,女,1982年生,大连市希望工程光祥志愿大队秘书长。多年来,她带领48支分队的1000余名志愿者,累计资助帮扶3600余名贫困家庭孩子,累计捐赠筹款及物资220余万元。她用自己的感召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曾获大连好人、大连市希望工程个人突出贡献奖、辽宁好人等荣誉称号。

张昇:致力于“帮青致富”的乡村带头人
张昇,男,193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庄河市光明山镇前杨村村民。张昇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学习雷锋至今整整58年,雷锋精神激励他自觉自愿,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早在1983年,张昇便率领技术组将草莓种苗从辽宁省农科院引进到光明山镇,使这里成为庄河草莓的发源地,他无偿为当地草莓生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使光明山草莓名气不断提上,农户收入不断增加。曾获大连市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大连好人、大连市义工终身成就金星奖、大连市帮青致富先进个人、辽宁省最美老党员、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数十项。

盖秀芝:带领全家做公益 致力捐资助学20年
盖秀芝,女,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九三社区居民。二十年来,坚持资助贫困学生60余名,累计20多万元。她用一次次暖心的行动,温暖了受资助孩子们的心灵,也感动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公益、帮助他人。市希望办专门成立了以盖秀芝命名的“盖秀芝教育基金”,每年由盖秀芝老人带领三个孙辈一起捐款。盖秀芝先后荣获大连市关工委先进个人、大连市希望工程十大感动人物、辽宁省希望工程先进个人、辽宁好人等称号。

梁贤麟:践行党员初心 做百姓“贴心人”
梁贤麟,男,1963年7月生,中共党员,高新区龙王塘街道黄泥川村第二组支部书记、居民组长。多年以来,他尽职尽责、助人为乐,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长年坚持照顾独居老人,调解邻里纠纷,为小区居民疏通下水道、维修暖气和自来水等设施,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还以身作则营造良好家风,带领亲朋好友共同投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受到了全村百姓的信任和赞誉,多次获得街道、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荣获“大连好人”称号。

薛涛:在奉献之路上执着奔跑
薛涛,男,1978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旅顺口办事处副主任,无偿献血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体器官登记捐献志愿者、多项公益跑活动积极参与者。曾获“大连好人”、市公积金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自2016年起,薛涛积极捐献全血和血小板。2018年起,薛涛通过马拉松比赛和越野训练增强身体素质,参加29次无偿献血活动、捐血7400ML,献血补助全部用于捐资助学。通过参加公益接力跑活动,他为自闭症儿童和农村小学募捐近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身边许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多人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薛涛表示,他会在公益道路上一直跑下去,弘扬奉献精神,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曾获大连好人、市公积金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杨东旭:勇救落水老人 彰显党员本色
杨东旭,男,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辽宁海事局一级主任科员。在公园散步突见有人落水,杨东旭立即跳入水中救人,救上岸后衣服顾不得穿,便对落水者实施抢救。家属拿出千元希望能表达感激之情,被杨东旭婉拒。在将落水老人送上120救护车后,杨东旭匆匆穿好衣服赶回单位正常工作,直到家属将感谢信送到单位,他见义勇为的行为才被知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东旭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救群众不顾个人安危,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先后荣获大连市中山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大连好人”等称号。
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刘民田:三十年如一日重信守诺
刘民田,男,1963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连瑞希特木业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名普通的民营企业家,刘民田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以“诚信”为企业文化精髓,把客户利益摆在第一位,与客户间建立了良好关系。国外客户错给公司汇来17万美元,他发现后及时退回,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大连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本人荣获诚实守信“大连好人”等称号。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马晓婧:在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与奉献精神
马晓婧,女,1984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连市公证处公证员政。她忠于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有极强的奉献精神。在业务上始终践行“工匠精神”,积极主动服务群众,特别是疫情防控以来,她也许无法像医护工作者那般冲锋陷阵,但她选择在自己的岗位上,将大爱、大义融入责任与担当,努力战役。通过公证绿色通道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免费办理公证。以实际行动为最美逆行者筑起坚实的后盾。“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以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助力,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超:以恒心守初心 以生命担使命
王超,女,1984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任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街道天兴社区退管专干。2008年12月参加工作,一直在天兴社区工作,她热爱社区工作,精于钻研业务,被称为社区网格“活地图”,在群众中广受赞许,自2013年起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社区工作者。2021年1月22日17时50分,王超到所分管网格楼栋张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公告时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突发脑溢血,于18时30分左右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去世。

王丽慧:十七年如一日奔波奉献在红十字救助一线
王丽慧,女,1972年1月生,农工党党员,大连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她十七年如一日坚守在红十字救助服务一线。她是我市第一位专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穿梭于城市、乡村和海岛,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宣讲超千场,受益人数超10万,足迹遍布大连的东西南北中。她是我市第一位专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奔波于各大医院、殡仪馆之间,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协调见证遗体、器官、眼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案例400多例,使520多人重获新生、重见光明。她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挽救生命、扶危济困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夙夜在公,用实际行动守护生命。曾获大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全国“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王付强:把海岛病人端在心头18年的好医生
王付强,男,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长海县海洋中心卫生院主治医师。200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2002年成为黄海深处边防前哨——海洋岛镇中心卫生院临床医生。现任卫生院医疗组组长兼临床、门诊和胃镜科医生。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扎根海岛的18个年头里,他兢兢业业地履行着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对患者有求必应,认真负责,在平凡中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崇高精神,书写了海岛医生的忠诚担当。曾获大连好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秀岩:以家国情怀与爱的陪伴温暖未成年人心房
王秀岩,女,1973年6月生,红月亮图书馆馆长,阅读推广人,传奇妈妈义工团骨干。创办的大连首家民办图书馆——红月亮儿童图书馆,是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儿童图书馆及全国妇联亲子阅读基地。近年来,无偿接纳来馆阅读人数约20万余人次,举办公益故事会万余场,培育故事妈妈620名。疫情期间她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在线开展讲绘本、说故事、做游戏活动,给予了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最温暖的陪伴。曾获大连好人、大连俊青年、大连市三八红旗手、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隽:无私大爱守护健康 隽美人生疾控卫士
吴隽,女,1974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市疾控中心应急工作部部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任市疾控中心防控工作总协调指挥,具体参与风险评估、方案制定、现场流调、检测统筹等工作。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吴隽说:“我们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有需要,我们就冲上去!”时刻应健康所需,解疾病之急,做百姓的健康卫士。获大连市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先进个人、大连好人等荣誉称号。

张勇:14年践行红色精神 用行动告慰革命先烈
张勇,男,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坚守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14年,坚持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宣讲红色精神宣传。他还义务做找寻烈士亲属工作,已经找到11名烈士的亲属,协助烈士亲属为烈士补办证书。他默默做好烈士陵园的清洁维护,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用实际行动告慰长眠的300位革命先烈。曾获大连市总工会优秀职工代表、大连好人、辽宁好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张琴:以守正创新唱响奋进凯歌
张琴,女,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连新闻传媒集团新闻综合频道制片人。始终坚守新闻采编一线,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她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全年共组织策划各类主题报道六十余个,合计近千条新闻报道,让服务中心工作、反映主流价值的议题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2020年牵头创办“DLTV大连新闻”微信公众号和“大连新闻”头条号,打造大连首个时政新闻短视频平台。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张琴带领全组人员进入新闻宣传“战时状态”,近50天一日无休。组织成立“党员报道突击队”,及时报道疫情,回应社会关切,策划制作1320条、2650分钟抗疫报道,激发抗击疫情的强大斗志和力量。先后荣获第九届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大连市优秀政风行风监督员等称号。

杨林:任劳任怨服务村民的好民警
杨林,男,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市公安局花园口分局明阳派出所社区民警。他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农村这片广袤的田野上辛勤耕耘,足迹踏遍辖区村屯的每个角落,他不仅立足本岗,更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杨林警务室”被树立为全市公安机关农村警务室工作典型。曾获大连市公安局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先后荣获大连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大连市最美警察、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杨青林:冲锋在前勇担当的驻村第一书记
杨青林,男,1972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市生态环境局驻庄河市蓉花山镇前发村第一书记。自2018年四月份选派到庄河市蓉花山镇前发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始终牢记使命担当,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制定了《前发村2018-2020年发展计划》,新建了高原草莓苗种植示范基地,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余万元。在人居环境整治、抗击疫情、防火防汛、扫黑除恶等工作中,他也总是冲锋在前,敢于喊出“向我看齐”的口号并付诸于行动。2019年底,前发村顺利摘掉了大连市低收入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两顶帽子。他用具体行动把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立足点放在为党尽职尽责、为百姓尽心尽力上,在百姓中树起了一面旗帜,获大连市优秀退役军人、大连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林原:用智慧与担当践行奉献社区的无悔初心
林原,女,1984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山区海军广场街道春海社区委员会书记兼居民委员会主任。2007年大学毕业后,林原就投身到社区工作中。13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热情、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社区,创立了“巧匠”弃管楼服务队,平均每年提供服务110余次;打造“春海领航”党建项目,形成1+N的大党建格局、推动社区基层党建融合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工作;社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成立至今,帮助200余名曾因成绩差而辍学的孩子重返课堂。在林原的带领下,疫情期间春海社区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成绩突出,社区被通报表扬为“大连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个人先后荣获大连青年五四奖章、辽宁好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姚安照:社区百姓信赖的守护者
姚安照,男,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瓦房店市公安局共济派出所所长。自从警以来,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让群众满意、社会稳定为工作目标,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有效维护了辖区安全稳定。遇到突发险情,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前,不顾个人安危,深受辖区群众信任与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姚安照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曲曲无私奉献、忠党为民的赞歌。曾获个人三等功、瓦房店市公安局优秀中层干部等荣誉称号。

唐瑞林:一心为民服务的交通警察
唐瑞琳,男,1977年7月生,中共党员,沙河口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确保繁杂而艰巨的交通秩序工作运转顺利,他主动下沉一线,同岗勤民警同甘共苦,解决交通难题。无论达沃斯等大型会议保障,还是其他工作任务,他必定亲自带队,反复检查每个细节。正是这种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坚毅的工作作风,让唐瑞琳成为沙河口大队的一面旗帜,成为大家公认的榜样。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盛艺良:奋战在环卫一线的“拼命三郎”
盛艺良,男,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市旅顺口区城建发展中心环卫科车队队长。盛艺良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也是热心大哥。他为了抢修车辆,躺在冰雪地里修车把身下的雪都融成水,一身垃圾味的工作服还常常挂着几条蛆,同事有难他总是伸手在前,哪怕是受了严重工伤险些丧命仍坚守一线。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更是率先垂范,积极安排协调各种防疫工作没有休息一天,他扎根一线进行防疫检查巡查工作,带领车队人员圆满的完成了隔离人员垃圾收集,全区口罩收集、餐厨垃圾收集以及进口冷链食品垃圾收集等高风险工作。曾获大连好人、大连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谢商:地铁车站里的“90”后热心肠
谢商,女,1993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地铁集团运营公司客运三中心金马路站站务员。作为车站里的一名普通站务人员,谢商一直用微笑服务每一位乘客。她帮助年迈的老人和残疾人乘车,救助突发昏厥的老人,为走失的孩子找妈妈。工作中她是同事眼中的榜样,生活中的她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她曾代表大连国际义工去巴厘岛救助孤儿,用平凡的故事演绎了不平凡的事迹。曾先后荣获大连市优秀共青团员、大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2019年第三季度大连市“最美公交人”等、2020年上半年“大连好人”等称号。

樊有良:“向危而行”转运小分队带头人
樊有良,男,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六分公司经理助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退伍不“褪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他带领驾驶员组成“向危而行”转运小分队,冲锋在前一边抓公交车科学防疫,一边为防控疫情提供坚实的客运保障,圆满完成一个又一个特殊的转运任务。从2020年正月初二开始,樊有良带领的“向危而行”转运小分队先后担负了返连湖北(武汉)籍人员转运、日韩返连人员运输、境外赴连人员转送、援鄂医务人员运送任务,为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转运2256车次,转运人员9800余人次,行驶里程达到96300余公里。曾获大连市优秀团干部、大连公交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魏成明:扎根社区为民服务12年
魏成明,男,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连金普新区湾里街道城志社区党总支书记。从部队转业扎根社区工作12年来,他真心为民、默默奉献,不断创新社区治理理念;他把社区当作自己的家,根植群众,全力以赴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取财政资金为小区老旧住宅实施了“墙体保温”;他积极研究探索党建工作经验做法,他所倡导的社区“基石工程”党建品牌、“初心”党史宣传长廊、基层党建“四个三”工作法、“党建文化主题广场”等红色阵地,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认可与好评。先后荣获中国好人、辽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百名优秀基层书记、大连市最美社区工作者、大连市最美退役军人、大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孙淑波:照顾公婆29年如一日的好儿媳
孙淑波,女,1944年9月生,长海县广鹿乡柳条村村民。从1965年成为一名妻子开始,她55年如一日,用全心付出诠释着好母亲、好妻子和好儿媳。1992年,81岁的公公患上了癌症,卧床不起,孙淑波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公公去世后,孙淑波主动提出照顾婆婆起居,一照顾就是29年,婆婆已达百岁高寿。2019年年初,孙淑波老伴不幸去世,她咬紧牙关,流着眼泪守在老伴的遗像前说:“老头子你在那头放心吧,老妈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放心吧!” 这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为家庭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岁月,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着孝老爱亲的真情。曾获孝老爱亲“大连好人”等荣誉称号。

林巧梅:悉心顾高位截瘫丈夫30年的好儿媳
林巧梅,女,1957年11月生,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石傅村村民。丈夫于1991年4月车祸,身体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家里十岁男孩正在上学,还有年迈公婆需要照顾。林巧梅面对家庭遭遇的横祸,不离不弃。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担负起家庭的重任,省吃俭用,把两位年迈的公婆,养老送终。让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并结婚生子。林巧梅30年如一日,悉心照顾一家人,虽然家庭困难多,她却从不抱怨,乐观面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家庭的命运。

高风梅:漫长守护诠释母爱伟大
高风梅,女,1960年5月生,金普新区湾里街道名苑社区居民。2013年6月高风梅的儿子发生了车祸,由于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儿子成了植物人。儿子从此靠插管进食,一天三餐,都要把食物打碎成粥状喂给儿子。儿子的排便是另外一个难题,每隔三四天,高风梅都需要戴上消毒手套,探进儿子肛门将粪便掏出。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奇迹终于出现了,沉睡四年的儿子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开始恢复意识,现在能笑、能哭、能吞咽。人们常说,母爱像大海那样深,像山峰那样高耸。高风梅用事迹行动将母爱诠释到了极致,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先后荣获孝老爱亲“金普好人”、“大连好人”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