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文明的追求 城市的行动
来源:大连文明网 发布于:2015-12-25 08:29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性格内涵,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座城市的品质追求。今年7月8日,唐军书记主持召开市文明委第二十二次全委会时强调,要坚持为民靠民惠民,让群众更多享受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求实效上下功夫,着力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品质和内涵。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文明程度、综合管理水平和市民整体素质的集中显现。20多年前,大连首开排队乘车先河,如今已成为城市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让外地游客称羡有加,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大连是一座追求品质的城市,对文明的追求永无止境。8月19日,大连市文明委组织开展的“四文明 三礼让”城市文明交通礼让活动正式启动。城市文明交通礼让活动犹如夏日的清泉一样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创建热情,使这座以风景为名片、以文明为崇尚的城市,在点滴瞬间及感动中凸现出强大的魅力和巨大的活力。
宣传教育:让文明礼让的理念深入人心

8月30日晚,第六届“亿达之声”大连夏季国际艺术节软景广场演出现场,“四文明 三礼让”城市文明交通礼让活动宣传开始走入社区。500余名观众在观看精彩演出的同时,领取了由大连晚报制作的 “文明礼让 大连有我”车贴?!拔拿骼袢?大连有我”车贴共印制10万份,在大连市设立了11个发放点长期进行发放。市民小孟说,她回去就把车贴贴到车上,表明一种态度和决心,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与他人。按照统一部署,大连市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创新形式,创新内容,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利用道德讲堂等阵地举办文明交通知识培训50多期,印发《市民文明手册》等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教育读本2万余万册,组织交通安全进课堂,通过专业人员讲解、观看视频、班会讨论等方式,向未成年人宣传文明交通常识,为盲聋学校、启智学校和大连市内部分小学发放了1400余件交通安全反光套装。加强新驾驶员领取驾照前的文明守法行车培训,新驾驶员领取驾照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及对党旗宣誓,每周两天的培训课里,上千名新领取驾照的学员接受培训。
“我承诺,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文明交通参与者”……10月26日清晨,八一小学升旗仪式上,邀请交警西岗大队的警官与学生进行了交通规则的互动交流,开展自律承诺。自9月份以来,大连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交警支队、大连晚报、大连交通广播等部门,在大连市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自律承诺活动,印发《致全市中小学生的一封信》,大力宣传文明交通常识、倡导文明交通风尚。一条条来自孩子和家长的承诺涌入“文明大连”微信平台,大连市近4万家庭参与“小手拉大手”,以及“文明交通小达人”评选活动。每周组织参与自律承诺的学生和家长走进交通广播直播间,同主持人面对面交流,教育培养学生带动家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大连市广大驾驶员中开展以“三礼让”为主要内容的自律承诺活动。大连市12000多名驾驶员参与,其中包含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66个市直单位的2100名机关干部。大连市公交集团制作了1500份文明礼让车贴,分别贴在4路、15路、19路等二十余条市内主干线路公交车上,督促广大驾驶员礼让行人。大连市出租车管理处通过与出租汽车驾驶员签订“三礼让”承诺书等形式,深化文明交通创建活动。
“文明礼让 大连有我”。近几个月来,大连广播电视台7位知名主持人齐上阵,拍摄了2分钟版本文明交通公益宣传片,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动画版、音频版等20余种版本的文明交通公益广告高频次播出,近三个月播出次数超3000次,播出时长超过2000分钟。“文明礼让 大连有我”成为市民熟知并落实到日常行为的一句口号。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大连广播电视台、天健网、半岛晨报等媒体开辟了专栏、专题,加大了宣传力度,刊发图片报道200余幅,刊播新闻稿件500余篇(条)。大连日报利用评论、“畅谈”等栏目,对文明交通创建活动进行深度剖析。大连晚报推出“城市交通探访”系列报道,共进行了7个整版的报道,对于私停乱放、车窗抛物、滥用远光灯、中国式过马路、路怒症等不文明交通现象进行现场直击及深度采访,引发全城热议。新商报策划了“私家车路上自检报告”、“爱心车援团帮助计划”等系列报道,细节化、故事化讲述,得到读者认可。大连交通广播和汽车广播,让文明交通融入“交警你好”、“拉风车生活”等众多日常栏目,报道文明事件,警示不文明行为,发出文明呼唤。天健网开展“市民文明行为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市民文明行为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法制频道利用“法四方”、“法治新天地”交警说道等版块,播出文明交通相关报道。市属主要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注重市民的参与感,“我为文明交通点赞”等征集活动,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的形式,随手记录城市文明交通细节与故事,各媒体的微博微信文明交通主题报道总阅读量达780万。利用大连晚报、交通广播,发布市民的网络精彩留言、照片和故事,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
实践活动:让文明素养在市民参与中提升

为家中车辆贴上“文明礼让”车贴,感觉棒棒的!
文明交通主题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活动中,直接感受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和细节,从而对文明城市的内涵有了更直观感性的了解。为保持广大市民对创建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大连市文明办联合大连晚报、交通广播,精心策划,每月开展一次大型主题公益活动:九月份,开展“文明出行”之“杜绝车窗抛物”活动。通过15天的高密度滚动宣传,宣传车窗抛物的危险与危害,提高受众参与文明交通的意识,呼吁和引导市民文明行车、文明处理车内垃圾。发动社会力量公益派发“环保收纳袋”10万个;十月份,利用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开展“文明行车之关爱残障人群”暨“触摸黑暗·体验盲人出行”大型公益活动,倡导每位司机能做到文明行车、文明停车,让盲道畅通;十一月份,开展“知礼守法温暖同行”活动。在寒冬到来之际,为严寒风雨中执勤爱岗敬业的交警及文明好司机送上冬日里的一份温暖。此外,交警系统开展“规范执法每一天,关爱生命每一刻”主题活动,城建系统实施“保障交通、方便出行”交通设施改造工程……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落地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感性而细节化地塑造着属于大连人的城市品格,总结和沉淀着属于大连人的城市精神。
11月4日,网友“沉香飞屑”一则关于对公共文明交通引导志愿者的随感,在微博及微信朋友圈上迅速传播?!氨涞魄盎够崽崆霸じ?,今天更是忽然对我们说还有6秒就可以走了,我默默倒计时,还真就是6秒。”大连晚报推出4篇“读灯大叔 守望文明”的系列报道,深度挖掘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为城市交通文明所做的努力。大连日报评论:“6秒钟的文明引导走心更暖心,岗位虽不起眼,但他们却用分秒的努力拨动着城市文明的指针?!闭庋闹驹刚呷心壳坝?span lang="EN-US" style="line-height: 175%; font-size: 12pt">558位,分布在159个交通路口。按照每天早晚上下班引导3个半到4个小时计算,去年8月以来,他们已为这座城市奉献了68.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全市每个周六还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交通志愿者,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引导行动,倡导机动车礼让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减速慢行,行人按线通行、按灯停走,维护交通秩序。组织志愿者走上公交车和地铁,引导乘客尊老爱幼,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在公交和地铁站点劝导乘客排队上车。感而化之,方见文明境界。这些文明交通志愿者,就像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一米阳光,文明让人变得体面,也让城市更具品质。
“拼的不是速度,是素质!无违章挑战赛,你来吗?”大连市文明办、市交警支队、半岛晨报社联合推出的“无违章挑战赛”主题活动, 8月20日在全城开启,倡导大连市司机文明出行,不违章,做到“四文明三礼让”。无违章挑战赛分三个赛程,历时三个月,设计了互动环节和滚动报名,近万名司机报名参赛。先后推出多个主题报道,通过微信问卷调查,推出“市民最痛恨违章排行榜”;推出主题报道“礼让斑马线”系列报道。通过微信和微博征集大连“难过”的斑马线,从诸多的线索中梳理出“十条最难过的斑马线”;通过实地探访的方式寻找病根,深度挖掘出大连本地(长海县文明礼让)经验,调动市民互动参与。在燥热的季节来一场“平心静气”的“无违章挑战赛”,每一位驾驶人,都有参赛资格;每一位市民,都有参评资格。不赛速度,只赛文明。
规范管理:让文明创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大块头就要有大礼让。

“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自律承诺。
“将垃圾抛向窗外,车辆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行人斜传马路等各种不文明的行为,被发现将会受到处罚,情况严重者还将进行曝光……”这些内容在媒体报道中经常被提及,不少不文明行为被曝光。充分发挥市民的监督作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明确责任,综合治理,大连市不断加大文明交通监管力度。针对司机不文明行车的问题,大连市交警部门加大对“十大驾驶陋习”的整治力度,重点解决司机不礼让斑马线的问题。大连市以中山路为示范路,对主要交通路口不礼让斑马线的行为进行拍摄,并依法进行处罚。针对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规范划定停车点位,杜绝私自划块圈地、违规收费行为。针对车窗抛物的问题,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车辆免费配发车载垃圾袋。对向道路上抛洒垃圾废物的,经监控录像确认的依法进行处罚。采取以案说法、交警说交通等方式,对行人闯红灯、斜穿马路的问题,加强教育、规劝和警示、惩戒,拍摄电视专题片8期。以人流、车流量大的重点路段,加大警力部署,在上下班、上学、放学等高峰期,引导行人走斑马线,送学生过马路,坚持做到逢违必纠、必管、必教育,解决非机动车、行人违法从众心理。
“快速规范的警务运行机制和广泛的安全宣传,也是促进城市文明交通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贝罅胁欢霞忧靠萍贾悄芙煌ǚ衿教?,建设开通了“网上车管所”和“微信车管所”服务平台,开发拓展诱导屏的信息发布方式和功能,并自主研发设计了可供市民免费下载应用的手机用户端动态路况信息软件“大连路路通”。建立“联网联控”网络平台,形成“网上联动、互为补充、资源共享、协同监管”的新格局。在大连市主要路段新建交通视频监控设备40套、智能卡口系统152套,基本实现了大连市区主干道的全面覆盖。而自动识别车牌照、自动跟踪车辆轨迹、对有违法纪录的“黑名单”车辆自动报警等系列功能的实现,也让交警支队在管理手段上完成了“绿波控制技术”下的交通智能化管理,这一系列高科技智能化的管理,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市交警支队建立了“快反处突、应急管控”的“专勤化”特勤队伍,在市区搭建“三横五纵”应急反应大通道,建立“五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实行“一警多能、多警联动”的机制,即采取多警种合成作战的方式,从而加快交通运行管控处理,不断提高文明交通管理水平。
提升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窗口行业的服务是提升文明交通水平的关键。大连市公交集团在大连市率先开启“文明礼让斑马线”行动,公交集团承诺全市141条公交线将全面推行“礼让斑马线”,倡导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做到“见人就让,让必彻底”,执行“三、二、一”操作规程。目前部分线路“安全地图”首次标出途经的全部斑马线,礼让行为纳入驾驶员日??己耍怀鲎獬迪低晨沽恕按菸拿魑萝按罅被疃?,狠抓出租汽车市场监管,规范日常经营行为,全方位查处拒载、强行并客、超收费、不文明服务等违章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虢煌ㄖ伟卜志值认喙刂澳懿棵帕现捶?,开展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黑治乱力度;地铁系统开展了“带上文明坐地铁”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地铁工作人员、地铁志愿者在各大主要站点,开展“点滴志愿,快乐随行,邀您共创文明地铁”志愿服务活动,免费发放《安全文明乘坐地铁手册》,为来往乘客提供线路咨询、进出站闸机引导、换乘线路指引等服务,引导乘客遵守秩序、文明出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明交通创建,任重而道远。相对于国内一些文明交通创建工作先进城市,我们还有差距。打造城市的文明细节,让每一位市民增加对城市的认同感,这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力争使广大市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交通执法更加规范,交通管理更加科学,交通秩序显著改善,在全市积极营造“守法出行、知礼让行、与爱同行”的文明交通氛围,增强市民对我们大连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精神塑造和市民文明养成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内涵,建设发展更有质量、文化更具品位、城市更富魅力的文明大连。

“四文明 三礼让”城市文明交通礼让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助推城市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立足从具体事情抓起,从文明细节抓起,以小见大,注重实效,让文明礼让的交通理念深入人心,让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成为文明交通的践行者和代言人?!拔拿髟诖罅币讶怀晌恢殖鞘邢肮摺ⅰ拔沂谴罅恕背晌嗍忻竦淖院辣泶?。全体大连人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四文明三礼让”刻进大连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方向盘、每一双脚步,成为整座城市对更高文明、更高品质的追求与行动。
